Saturday, June 4, 2011

工時「斬件」影響 外地前車可鑑

經濟日報
2011年05月05日 星期四



撰文:葉鏗然

欄名:爾事港





歐、美、台灣、南韓以至內地,早已推行最低工資,其中法國列明,當物價指數升幅達2%或以上,內閣便會發出命令調升最低工資。



表面看來法例保障員工,但看深一層,企業為減成本將僱員工時「斬件」,本港聘請兼職僱員比率大升;兼職員工幾乎沒有福利,僱主毋須支付休息日、疾病津貼及長期服務金等,此情況對社會發展有一定影響。



澳洲兼職人口 全球最多



據現行僱傭法例,僱員連續受聘於同一僱主4星期或以上、每星期最少工作18小時,便可享休息日、有薪年假、疾病津貼、遣散費及長期服務金;為減此等開支,企業大減工時、斬件式改聘兼職工代替。



根據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(OECD)發布的OECD Employment Outlook 2009報告,推行了最低工資的澳洲,其兼職人口比例居全球首位,佔勞動人口24.7%,英國排第4,佔23.9%,美國及法國分別為14.1%及13.3%。在最低工資下,企業為減成本,增加兼職僱員,由於缺乏保障,兼職僱員的流動性較大。



本港推行最低工資效果如何,暫時未知,但競爭對手新加坡已力抗最低工資,肯定了「不推比推的好」。新加坡總理公署部長林瑞生認為要提高工人薪金,首要是提高他們的就業能力、技能水平和生產力。



星拒立法 提供入息補助



新加坡政府相信,推行就業入息補助津貼計劃,付出的只有政府,對經濟衝擊不大。



他舉例,在10至20年前,任何身體健全的人可當保安員,月薪約850坡元,員工加薪難,工作效率也沒提高,5年前政府要求應徵者必須通過考試,保安員起薪點上升至1,600坡元。



基層薪金低,當地政府遂為月薪低於1,700元的工人,每半年提供薪金20%至25%的就業入息補助津貼,估計一年撥逾4億坡元(約25.28億港元)。



一個銀幣有兩面,推行最低工資的好處及壞處,陸續浮現,社會要付上的代價,值得大家深思。

No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