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onday, July 25, 2011

七一

如果不是M到,我應該去了遊行。



又如果他不是有公事要去銅鑼灣,我也不可能有機會看「建黨偉業」。



不過歷史是沒有如果的。



如果可以有很多,但結果,卻只得一個。



那天不算熱。他叫我在糖街等。糖街以前是不是賣糖果的呢?現在怎麼幾乎全是印尼商店?整條街走完,沒聽過一句廣東話。待了幾分鐘,正想去百德新街,他電話就來了。



看電影前他說去皇室堡下午茶。有卡位。窗裡窗外,已經是兩個世界。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至於「建黨偉業」..........



看的時候除了對開頭和結尾之旁白略為反感之外,基本上沒有什麼感覺。



電影節奏快,角色多,很多人只得幾句對白,也不知出場之意義何在。有些角色到死了我也弄不清是誰。總結來說,比較像看超濃縮版及稍為fast forward了的中國近代史。除了眼花撩亂之外,實在很難培養出什麼感覺。相比之下,感覺最強、最難受反而是知道要看這電影的前一晚。



「建黨偉業」的製作目的好像是為了慶祝中國共產黨建國90週年? 首先,我很懷疑到底有多少人會買票看,又到底有多少人看了之後會更愛國。(Sorry,是愛黨。)


朋友說,大部份看過的人,無法不將現政權聯想成當時的滿清政府,反而起了一股想自己革命建黨的衝動。我沒有這種想法。我反而有興趣知道,為什麼經過了這些年,中國的民主步伐還是停滯不前。是儒家思想太根深蒂固 ? 是中國人沒有獨立思考,響往民主的基因 ? 又還是正如電影中某人(那人是誰不記得了)說:「中國的問題比哪兒都要複雜,把西方思想搬過來是行不通的」?

No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